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理论学习

青年能从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读到什么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17-09-23 14:40:01  浏览:

青春不仅是那一段奋笔疾书、挥洒汗水的年华,更是一种执着追梦、永不低头的心境。每个人都从自己的青春走过,甚至可以说,如果一个人只能全身心地做一件事,那就是青春。正是在这一段时光中,一个人在客观环境、主观努力的影响下,塑造了自身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。

人生的扣子从第一粒开始就要扣好,“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万仞之深”。我们不得而知,当不满16岁的习近平踏上奔往陕北的火车时他的所思所想,只知道在他仍然稚气的脸上没有泪水,没有迷茫,眼窝浅显,理想却宏大。在接下来看似漫长而又短暂的七年知青岁月里,一步步成长为黄土地的儿子。
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”,青年当志存高远。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,苦难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,锻炼人的心境与心志,也可以摧毁一个人,让一个人哀莫大于心死。习近平选择了前者,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,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,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,走上了与常人不同的人生道路。在书中,习近平立志办大事,要为群众做实事,他不甘于平淡生活,不馁于挫折失败,他秉信人活一世,须自强不息,做一番事业,并在这个信念支撑下成长,成熟,成功。在后来读大学后,这份从黄土地里生长的信念仍然伴随他的一生,并更加坚实、厚重,成为他立志为民族担当,为人民担当的土壤。

“道不可坐论,德不能空谈”,青年当脚踏实地。青年头顶灿烂星空,却不可忘脚下土地。做大事的人,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成长起来的,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。当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离开陕北,习近平却像海绵一样以另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,在梁家河踏踏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。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等人描述:“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。”知青七年,习近平开始度过了跳蚤关、饮食关、劳动关、思想关后,心境更加沉稳。他贴近黄土地,贴近广大农民,决意扎根梁家河,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。他带领大家建沼气池、打淤地坝、办供销社、办缝纫社、办铁业社、打水井,只要能实实在在提高大家生活水平,他一定踏踏实实完成。习近平一心办实事,做好事,一手抓基础,一手抓开拓。就像梁河家村民石春阳说的,群众需要什么,近平就干什么。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,过去一到春天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,一时间变得红红火火、一片生机。而习近平本人也入了党,当上了村支书,后来上了大学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当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背后,有着深刻七年知青岁月的烙印。正如雷平生总结的,只有在基层受过苦,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、所需所求,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、想百姓之所想,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,才能够真正为百姓做实事、做好事。

“一物不知,深以为耻,便求知若渴”,青年当学而不怠。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、提升自我的过程。在很多村民眼中,对习近平的第一印象不在于这个沉默寡言的外表,而是那两个沉甸甸装满书籍的小箱子。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,习近平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,经常在保证按时完成劳动量的情况下,夜以继日地读书,而这些读书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读书。有个别村民疑问,看这些有什么用时,习近平却用自己一以贯之的行动告诉大家,无用为大用,不为无益之事,何以遣有涯之生。从马列主义经典、历史著作到文学作品、政治著作,习近平广泛涉猎,这些知识在无形中打动他,引发他的共鸣,继而塑造了他的品格。知青岁月里所养成的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,对后来习近平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,发挥着影响。习近平也发自肺腑的说过:“好学才能上进,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,也必然要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。”梦想从学习开始,事业靠本领成就,这本书启示我们作为青年,更要不断加强学习,增强本领,既读有字之书,亦不忘阅无字之书。

知青的七年,是习近平总书记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”的人生第一站,也是他读懂人生、读懂中国、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。这本书对我们广大青年来说,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,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、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。

青春譬如朝日,青春充满着力量,充满着期待、志愿,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,充满着希望、信心。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,时代选择了青年人,正如习近平指出,心中有阳光,脚下有力量,为了理想能坚持、不懈怠,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。我们须明白,此刻的青春用来奋斗,未来的青春才能充满回忆。

最后,把凯鲁亚克在《达摩流浪者》里的一句话,抄录在这里以作收尾,既是对这本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的感触,也是希望我们这一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不忘初心,共同铭记:

愿我们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。